——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構建高質量發展鄉村建設體系。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以科技化和組織化為核心的農業現代化,以鄉村全面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落實五年過渡期政策,落實“四個不摘”,健全相對貧困的扶弱幫困動態篩查等幫扶機制,高質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優化“43328”農業產業布局,穩定糧食、油菜種植面積,推進茶葉、經果林、有機高粱、烤煙、蔬菜(辣椒)、優質水稻、中藥材、食用菌等產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和林下經濟。強化科技興農、質量興農,加快農特產品精深加工。以20塊500畝以上壩區為主陣地,建成特色優勢農業高產高效示范區。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整縣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建設全省鄉村振興示范縣。
——聚焦旅游產業化,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體系。堅持以鏈式融合發展為核心的旅游產業化,強點連線帶面。打造后山、沙土、木孔、茶園等紅色旅游景點,主動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紅色旅游線路。充分發揮溫泉資源優勢,打造省內一流溫泉旅游目的地。建成3個以上3A級景區、2個以上4A級景區。推動文旅、體旅、農旅等融合發展,創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全面拉動消費升級。
——推進綠色發展,建設高質量全省生態文明示范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全面實施長江流域十年禁漁,推進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和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森林覆蓋率達65%以上。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固廢治理戰和鄉村環境整治五場戰役,強化城區空氣質量管控,加強礦山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城鄉污水、垃圾收集處理全覆蓋。加快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推進人力資源開發,打造高質量人才發展環境。轉變政府人才管理職能,健全市場化、社會化人才管理服務體系,全方位培養、引進、留住和用好人才。以金融、項目編制、項目建設管理、農業科技、農產品銷售“五支人才”隊伍為重點,引進培養500名高層次人才。加強保障服務,健全人才服務體系,開辟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建設人才小區、人才公寓,設立人才工作專項資金,設置杰出人才獎、人才貢獻獎。實施現代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養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開創高質量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抓好國家和省、市改革試點,深化要素市場化配套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國有集團公司實體化轉型,力爭培育1個AA+及以上信用等級國有公司。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區2個,全縣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90%左右。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和貴陽、遵義“雙城記”建設等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增強高質量發展承載能力。深入實施“六網會戰”,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加快構建暢通內外、統籌城鄉、綜合協調、安全高效的支撐體系。實施交通提速工程,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格。實施城鄉供水管網改造升級工程,健全“以水養水”“有償用水”飲水安全運行管護機制。補齊水利、能源、環保等領域短板,加快5G、智慧金沙、數字鄉村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供電供熱供氣等設施提檔升級。
——實施教育培優工程,激發高質量教育供給活力。保障教育投入,優化學校布局。實施學前教育普惠提質、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優質特色、職業教育興縣富民“四項行動”。高標準建設新城區3所義務教育學校,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辦好特殊教育。推進金沙一中整體搬遷,引進優質資源新辦1所高質量、精品化普通高中。力爭建設金沙縣職業技術學院。實施百名名校(園)長、千名骨干教師培育卓越計劃,建立教育科研服務機構。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多種形式合作辦學機制。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規范校外培訓機構。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高質量發展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能力建設,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成果,完善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成市民康體中心,完成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體育場(館)、游泳館等公共文體設施建設,積極申報全國象棋培訓基地。鞏固提升中華詩詞之鄉成果,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金沙。開展體育活動,倡導全面健身,增強人民體質。加強文物古跡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傳承、開發和利用。
——實施民生保障改善工程,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公共服務覆蓋全民、兜住底線、均等享有。持續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推動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鞏固提升縣中醫醫院三級創建成果,推動縣人民醫院創建為三級醫院,新建縣婦幼保健中心,完善醫療保障體系,推進健康金沙建設。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成新氣象站。統籌推進其他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實施平安金沙建設工程,營造高質量發展良好環境。落實國家安全戰略,突出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進依法治縣,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金沙。加強縣鄉村公共安全防控能力建設。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建立健全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機制,提升防范化解債務風險能力。健全和創新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治理機制,提升基層基礎治理能力。打好禁毒人民戰爭,堅決打贏禁毒“摘帽”攻堅戰。統籌做好公共衛生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物價穩定等各項工作。
各位代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已經開啟,我們要瞄準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共同努力把“十四五”美好藍圖變成幸福美景。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是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是建黨100周年。做好2021年的各項工作意義重大。
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左右,農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節能減排指標控制在省市下達的計劃范圍內。
圍繞目標任務,要扎實推進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聚力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落實“四個不摘”“四個留下”,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健全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加強對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戶動態監測。落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兜底保障救助等措施,深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加強扶貧項目資金資產管理和監督。加大政策、資金、項目、人才向西部六鄉鎮和相對貧困人口多的村傾斜力度。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幫扶機制,加強和民進中央及民進各級組織、廣州市番禺區等聯絡協作,積極爭取社會各方力量支持。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糧食總產量穩定在22萬噸以上,抓好8萬畝優質水稻、20萬畝有機高粱、3.25萬畝烤煙、20萬畝商品蔬菜(辣椒)種植。抓好中藥材種植。建設高標準農田2.8萬畝。把20塊500畝以上壩區打造為達標以上壩區,確保5塊樣板壩區畝均產值達1.2萬元以上,輻射帶動100畝以上壩區提質增效。新增10.2萬畝高粱地塊有機認證,力爭達30萬畝左右。積極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為主的林特產業,做大做強林下經濟產品。大力發展牛、羊、豬等生態畜牧業。實施生態循環農業園區種植養殖一體化項目。實施茶葉加工廠、生豬養殖場、飼料加工廠、屠宰加工廠等項目建設,確保2至3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實質性投產。力爭冠香坊年加工1萬噸特色植物油項目建成投產。加強農校對接、農超對接,在貴陽、廣州、重慶、成都等重點城市建設金沙農產品直銷點。持續拓展線上銷售市場,確保網上銷售額增長10%以上。全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模式,促進群眾持續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積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修訂完善鄉村振興建設規劃,嚴防大拆大建,嚴禁耕地“非農化”,嚴防“非糧化”。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實現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均達90%以上。以2個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和20個示范村為重點,全力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縣及2個示范鄉鎮、20個示范村創建達標。
(二)聚焦聚力新型工業化。抓牢煤電、白酒、新興產業“三個百億級”重點產業,實施產業提升行動。煤電產業方面。加快預勘區5處規劃新建煤礦前期工作,實施保留煤礦技改5處,確保大龍鳳、東風、閩安3處煤礦建成投產,全面啟動年產90萬噸及以上煤礦采面智能化改造。實現煤炭產量1900萬噸以上,力爭2000萬噸左右。完成發電130億度以上。力爭啟動低熱值煤發電廠建設,推進黔北電廠異地技改、風電項目建設。促進電廠粉煤灰和脫硫石膏等循環高效利用。健全完善“1+1”電煤供應物流統運平臺,實現電煤生產銷售運輸一體化運營。白酒產業方面。加快白酒產業園區建設,力爭新增3家以上優強白酒企業入駐。推進金沙酒業1萬千升、安底斗酒5000千升技改擴能,推動春秋酒業、貴奇酒業、盛宇酒業全面釋放現有產能,生產成品酒1.7萬千升,實現白酒銷售額40億元左右。培育壯大白酒上下游配套產業。力爭納入全省醬香型白酒世界級產業集群規劃。新興產業方面。推進奇力電子信息產業園、華資智能終端產業園等項目建成投產,加快電子電聲、電鍍五金、包裝包材、食品加工等產業集群發展。圍繞經開區“一區多園”強鏈補鏈,爭創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三)聚焦聚力新型城鎮化。以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為總抓手,城鎮化率提升到52%以上。補齊城區短板。加快新城11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高標準建設“市民康體中心”等配套項目。推進市政道路及綜合管廊、河道治理及基礎設施建設等PPP項目。完成二中通道建設。推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穩步推進老城區棚戶區改造,大力推進羅馬社區等老舊小區改造。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實施“一鎮一特”產業培育行動,加快推進21個特色小城鎮建設。支持國有集團公司按照市場化方式實施小城鎮“8+X”提升工程和特色小城鎮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統籌城鄉一體化進程。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堅持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統籌建設,加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基礎設施服務配套。穩步實施散居村落人口就近搬遷工程,推進人口向城區、集鎮和社區集中。
(四)聚焦聚力旅游產業化。堅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在全域旅游、商貿物流、康養避暑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推進旅游業提質增效。完成后山紅色教育培訓基地、錢壯飛烈士事跡陳列室、紅軍南渡烏江線路等項目建設。提質打造安底溫泉,加快安然溫泉、御景園溫泉建設。完善“錦繡西洛·夢幻田園”景區、金沙醬酒文化旅游景區、千鼓山景區旅游設施配套。打造西洛開化、柳塘金新、巖孔東光、后山貴山、大田新隆等鄉村旅游示范點。加快發展商貿物流。加快引進汽車4S店??s短貨運企業辦證時限,確保4.5噸以上貨車納入本地公司化運營率達90%以上。鼓勵、引導貨運經營戶在市內購買貨車和上牌入戶,確保新增貨車本地上牌率達90%以上。鞏固提升冷鏈物流保障供給,實現500畝以上壩區基地預冷設施全覆蓋。深入挖掘消費潛力。以“金沙回沙酒”“金沙貢茶”“金沙黑山羊”“灣子辣椒”“禹謨醬醋”等為引領,塑造金沙特色飲食品牌。規范發展地攤經濟,培育發展步行街經濟、節假日經濟、夜間經濟。積極發展托育、養老、健身、家政服務、教育培訓等產業,培育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激活農村消費,釋放農村消費市場潛力。
(五)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六網會戰”,提升發展承載能力。交通方面。支持服務貴金古、金仁桐高速公路建設。抓好通用機場、金三一級公路、三沙大橋等項目前期工作。推進碳新路、黃中路、沙土至玖圓煤礦、中心至長壩、橋梁至鄉民、新良至龍宮一號井、禹謨至協興、長壩至高坪等路段提升改造。加強路網“建、管、養、運”,實施通組硬化路安防工程,建設“四好農村路”。水利方面。實施城鄉供水管網改造升級工程,完成鄉鎮供水廠建設。確保油杉河水庫正常供水,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向城鄉供水。加快推進樹寨溝、唐家溝、雙叉河等水庫建設。加強農業灌溉排水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水利體系。供電方面。推進110千伏新城變、化覺變、城西變、長壩二期擴建輸變電工程及35千伏禹謨變、五里坡變增容工程。實施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電網改造。市政基礎設施方面。實施道路疏通工程,加快新老城區地下綜合管網建設,推進氣化金沙建設,推進城區供熱系統建設,提升城市道路、給排水、供電、通訊、供熱、燃氣等基礎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智慧金沙建設方面。完成標桿項目1個、示范項目5個。全面提升“金沙369”電商平臺、“金沙公社”特色館運營質效,實現交易額1000萬元以上。加快推進5G項目建設,推動5G商用。推進數字鄉村試點示范建設。
(六)推進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固體廢物和鄉村環境整治五大戰役。落實林長制。建立完善覆蓋縣、鄉、村及具體林場四級林長治理體系。全力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治,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力爭森林覆蓋率達65%左右。落實河(湖)長制。持續開展河(湖)長大巡河巡湖及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將“長江水域十年禁漁”納入河(湖)長工作考核內容。推進縣城三期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鄉鎮集鎮污水處理廠和重點村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h城、鄉鎮集鎮污水處理率分別達 95 %、85 %以上。堅持鐵腕治污。實行“一問題一臺賬一方案”,落實“三個100%”核查機制,抓好中央、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和信訪問題整改。強化生態環保執法,抓好揚塵、工礦企業、燃煤及油煙污染治理,確??h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7%以上。確保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投運,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實現縣、鄉、村、組垃圾收運全覆蓋,確保城鄉垃圾處理率達86%以上。
(七)推進項目建設。在項目謀劃、爭取和招商引資方面持續加力,推動更多項目落地建設和投產運營。加強項目謀劃。聚焦縣城新型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4大領域17項重點,做好前期工作;圍繞交通水利重要基礎設施等領域,謀劃優強項目,確保項目庫存充分。加力項目爭取。做好中央預算內資金、部門切塊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申報和爭取工作,加強與銀行對接協調,力爭更多資金支持,助力項目建設。加大項目引進。強化領導帶頭招商,加強駐點招商、以商招商。緊扣“四化”,促進產業高端補鏈、終端延鏈、整體強鏈,推動煤電、白酒、電鍍五金、農產品深加工、城鄉建設、現代旅游等提速發展,確保重點產業項目到位資金達130億元以上。擴大民間投資。清理民間資本準入不合理限制,支持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等項目建設,民間投資占比提高到45%以上。創新政府投資方式,通過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PPP合作等方式撬動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項目建設。
(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化國家和省、市的改革試點,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加強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優化能源供應格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產權保護機制,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創新國有企業監管方式方法,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集團公司實體化轉型。深化縣鄉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深入推進金融領域改革,引導金融機構支持農業農村發展。深化供銷社改革。建立完善事業單位人員使用系統調劑機制,推動單位人向系統人轉變。統籌推進教育、科技、文化、醫療健康等領域綜合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全省通辦、一次辦成”和“跨省通辦”,持續推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擴面工作。落實各項優惠減免政策,加大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進一步完善招商激勵機制,建立招商引資項目跨區域落地和利益共享機制。推進創新發展。支持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煤電產業、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項目。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中藥產業發展體系建設。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區2個,全縣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82%。優化科技成果轉換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擴大對外開放。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和貴陽、遵義“雙城記”,加強東西部協作,力爭在“東部企業+金沙資源”“東部市場+金沙產品”等合作模式上取得新突破。
(九)全力增進民生福祉。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抓牢穩就業保就業。抓好培訓、就業、創業等工作。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幫助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進一步完善統籌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抓實抓牢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深入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推進教育培優工程。落實控輟保學“雙線”責任制和“七長”責任制。健全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嚴防拖欠教師工資補貼和擠占挪用教育經費。確保新城區3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月前建成投用,推進與北師大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合作辦學。加快引進優質資源新辦1所高質量、精品化普通高中。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加大普惠性幼兒園扶持力度,創建市級示范園2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1%,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1.8%。推進“健康金沙”建設。確??h人民醫院整體搬遷投用,加快推進縣中醫醫院改擴建項目,實施婦幼保健中心建設。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力做好慢性病管理、重大疾病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抓好衛生計生服務工作。鞏固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落實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和特殊人群參保資助政策。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加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實施公辦養老機構改造,農村敬老院床位利用率達70%以上。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機制,確保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做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工作。做好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失獨家庭、殘疾人等關愛服務救助。完善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機制。將公務員及參公人員納入工傷保險參保范疇。推動特崗教師、村(社區)干部參加社會保險。強化生豬、蔬菜、水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推進其他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鞏固“雙擁模范縣”創建成果。加強宗教領域問題治理。積極承接全國性和國際性體育賽事,大力倡導全民健身。實施文化惠民行動,持續補齊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短板。深入推進詩詞“八進”活動,積極倡導全民閱讀。扎實做好審計、統計、司法、外事、人防、氣象、殘疾人等工作。
(十)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統籌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化解各種存量風險、防范增量風險。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盯牢“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做好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落實落細“人”“物”同防措施,著力提高核酸檢測、隔離保障、醫療救治等能力。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嚴格執行政府性債務管理“七嚴禁”,用好債務化解“新十條措施”。調度落實每筆債務到期還本付息、資金籌集、資金到位等情況,嚴格控制增量,妥善處置存量,分類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確?!安槐住?。防范財政資金管理風險。嚴格執行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十嚴禁”,嚴格按照資金績效目標使用資金,嚴格按規定撥付財政資金。深入推進預算一體化建設,規范財務資金使用管理,強化資金監督監測,確保財政資金規范、安全運行,嚴禁擠占挪用、欠撥、滯留各類專項經費。防范化解安全風險。嚴格落實“網格化、清單化、責任化”機制,壓實安全生產責任。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扎實開展煤礦和非煤礦山、交通運輸、旅游、消防、?;?、建筑施工、地質災害、食品藥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落實雙重預防機制,有效化解和防控區域性、行業性安全生產風險,全力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健全綜合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深入推進平安金沙建設,堅決打贏禁毒“摘帽”攻堅戰。
支持駐金部隊和監察委、法院、檢察院工作,推進工商聯、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科協、僑務、老齡、史志、檔案、民族宗教、國防教育、紅十字會、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全面進步。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堅決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永恒課題和終身課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凈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做到政治過硬、能力過硬、責任過硬、作風過硬,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建設法治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執政能力。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嚴格執行行政應訴制度和敗訴責任追究制度。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做到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強化審計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高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積極回應社會各界關切。
(二)建設效能政府。堅持系統思維、突出質量效益,強化市場意識、協調發展意識、安全意識,勇于擔責、善于履責、全力盡責。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廣大干部想干事和干成事。嚴格工作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實現“文件零積壓、受理零推諉、服務零距離、工作零差錯”。務實調查研究,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進一步精文減會,嚴格落實《政府督查工作條例》,規范督查考核工作,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三)建設節約政府。堅持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繼續壓縮行政經費和一般支出。完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績效管理體系,堅決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杜絕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投入到“六穩”“六?!焙痛侔l展惠民生工作中來,以政府的“緊日子”換來人民群眾的“好日子”。
(四)建設廉潔政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一崗雙責”,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市縣“十項規定”,馳而不息反“四風”、轉作風、樹新風,始終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始終做到廉潔奉公、執政為民,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鞏固好、維護好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
各位代表!落實“十四五”規劃和做好 2021 年工作,意義重大深遠,任務艱巨繁重,前景光明美好。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奮力譜寫幸福美麗、開放轉型、活力創新金沙發展新篇章,以優異的成績慶祝建黨 100 周年,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前進。
政府工作報告術語說明
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六保: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
“十大員”就業扶貧公益崗位:保潔員、護林員、護路員、護河員、護校員、護醫員、護廠員、治安巡邏員、養老護理員、其他員公益崗位為主的“10+N”就業扶貧工作崗位。
服務民營企業六大專項行動:政策落實、金融服務、降本減負、擴大民間投資、營商環境整治、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企業專項行動。
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監管。
四個留下: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留下一批活力強勁的合作社、留下一份殷實厚重的村集體資產、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鄉村治理體系。
五個體系: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文化服務體系、社區治理體系、基層黨建體系。
“43328”:規劃發展40萬畝茶葉,30萬畝有機高粱(烤煙),30萬畝經果林,20萬畝蔬菜(辣椒),8萬畝優質水稻。
六網:路網、水網、電網、地下管網、油氣網、互聯網基礎設施。
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簡稱。
七張清單:當場辦理事項清單、網上辦理事項清單、承諾辦理事項清單、限時辦理事項清單、便民化服務事項清單、從嚴監管事項清單、就近辦理事項清單。
雙隨機一公開: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河湖清“四亂”:整治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
農村“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控輟保學“雙線”責任制和“七長”責任制:行政責任制和教育責任制,縣長、鄉(鎮)長、村長、家長和教科局長、校長、師長責任制。
“新兩基”: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
詩詞八進:詩詞進機關、進家庭、進企業、進村社、進社區、進學校、進景區、進網絡。
七個嚴禁:嚴禁違法違規舉債、嚴禁違法違規擔保、嚴禁違法違規進行政府購買服務、嚴禁“名股實債”、嚴禁“三邊”工程、嚴禁違規建設樓堂館所、嚴禁政府性債務管理不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