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古藺為西南夷城,屬夜郎國;唐元和元年置羈縻藺州;明末清初,奢崇明發動奢安之亂,在古藺設奢王府建國號“大梁”;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永寧縣從敘永遷治古藺場;清宣統元年(1909年),永寧縣改名為古藺,取“古藺州”之意;民國24年(1935年)中央紅軍“四渡赤水”,三進古藺,在境內轉戰54天,取得了長征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1949年12月10日,古藺縣解放;1960年,古藺縣隨瀘州專區并入宜賓專區;1985年,省轄瀘州市成立,古藺縣屬瀘州市。截至2021年12月,古藺轄17個鎮、3個街道、3個少數民族鄉,39個社區,246個行政村。 縣人民政府駐古藺鎮。擁有郎酒,4個國家AAAA級景區,5個國家AA級景區; 有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古藺郎酒傳統釀造技藝)、古藺花燈等國家級非遺項目。先后獲聯合國“中國區環境規劃優秀示范獎”、中國西部百強縣、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四川省文明城市、 四川省旅游強縣等榮
太平鎮、二郎鎮、德耀鎮、雙沙鎮、丹桂鎮、龍山鎮、大村鎮、石寶鎮、觀文鎮、茅溪鎮、石屏鎮、皇華鎮、東新鎮、馬蹄鎮、椒園鎮、黃荊鎮、白泥鎮
大寨苗族鄉、馬嘶苗族鄉、箭竹苗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