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搶抓機遇打基礎。抓住中央專項建設(債券)基金和省“五網”建設“五年大會戰”機遇,全面推進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成貴高鐵、鎮畢高速加快推進,鎮牛公路建設、鎮彝公路提級改造即將完工,敘畢鐵路、鎮威高速、雞鳴三省大橋開工建設,鎮雄機場、鎮赫高速、鎮七高速和瀘昭高速鎮雄段、宜昭高速鎮雄段、環縣城至果珠火車站一級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扎實開展,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28.8億元。胡家山水庫下閘蓄水、渠系工程正常推進,移民安置點開工建設,紅石橋水庫引水入城工程即將完工,壩口河水庫建設即將啟動,魚洞山洪溝治理、坪上河堤修復工程全面完工,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預警平臺建成投入使用。農網改造新安裝戶表11.97萬戶,新增10KV線路1483.9公里,新增低壓線路4826.5公里,新增變壓器1820臺。移動4G網絡和電信光寬帶覆蓋到建制村,在全市率先實現“光網城市”目標。
(三)注重實效抓產業。積極應對結構調整新要求,穩妥務實推進產業建設。一產上,完成糧食總產51萬噸;收購煙葉12萬擔,實現產值1.58億元?!八拇罅之a業”、天麻、蔬菜、魔芋、水果、中藥材等特色農業取得新的發展,滇龍公司“云栗”品牌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農墾集團馬鈴薯生產線投入運營。畜牧產業持續壯大,福建佑康生豬養殖加工項目成功簽約,完成畜牧業總產值29億元,同比增長14.6%。全縣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25家、家庭農場達50個。二產上,穩妥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圓滿完成114萬噸煤炭去產能任務,生產原煤295.5萬噸、洗選煤179.2萬噸。完成火力發電18.3億度、水力發電3.59億度。大火地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入園企業達到11家,園區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達到25.9億元和7.2億元,同比增長21.6%和8.3%。三產上,成功申報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了電商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互聯網+”領域快速拓展,全縣電商企業達1400余家,交易金額7.5億元,同比增長46%。房地產業有序發展,全年交易房產21.8萬㎡,交易金額8.74億元。五德天坑溶洞群入選“最云南?新發現”2016云南十大特色旅游新地標,為旅游產業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加大投入興城鎮。投入城鎮建設資金16.6億元,全面啟動“四城同創”,大力實施城鄉“四治三改一拆兩增”和村莊“七改三清”行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提升。南部新區核心區征地拆遷目標圓滿實現,拆遷房屋1235戶15.6萬㎡,累計征地1.1萬畝。市政干道基本建成,新區其他項目加快實施。打通了烏峰路延長線等5條斷頭路,五一路連槐樹路建設加快推進,南大街風貌改造全面完成。赤水源大道、龍騰大道、朝陽路等路段完成整體改造,主次街道黑化、背街背巷硬化基本實現全覆蓋,改擴建公廁11座。拆除棚戶區、公產房2.85萬㎡,貨幣化安置群眾800戶。強制拆除新老城區、西環路違章建筑15.6萬㎡??h城“五大秩序”整治力度持續加大,建成4個臨時停車場,新開通縣城至塘房、潑機公交車。路域環境整治深入開展,公路沿線綠化、農村“四旁”綠化扎實推進。芒部古鎮打造加快實施,潑機、以勒、塘房、雨河、五德等集鎮新區開發有序推進,鎮畢、鎮鳳、鎮威公路沿線5191戶民房風貌改造全面完成。
(五)真抓實干惠民生。與省建投集團合作開展教育專項工程建設總承包,投資3億元的33個學校80個項目開工建設,投資6500萬元新建86所學校圍墻和大門,“三?!苯ㄔO快速推進,D級危房校舍全面消除。云師大附屬鎮雄中學如期招生辦學,縣第五小學建成招生。城區劃片招生穩妥實施,“大班額”問題初步緩解。新招聘中小學教師569人。九年級學業水平測試優等生比例名列全市前茅,高考總上線率達90.75%??h醫院婦兒分院投入運營,城南醫院即將交付使用,縣婦幼保健院建設即將完工,縣第二人民醫院啟動建設,10個鄉鎮衛生院、18個村衛生室建設全面完成。新農合參合率達97.4%?!叭娑ⅰ闭叻€步實施,符合政策生育率達90.54%。全民參保登記有序推進,“五險”參保人數達87.36萬人,新農保參保率達97.37%。社會救助工作獲得省政府表彰。完成2463套公租房配租,部分低收入群體住房難題得到解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有效落實,新增城鎮就業3998人。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清繳拖欠農民工工資1578.8萬元??h圖書館改擴建即將完工,文體事業持續發展。
各位代表,四年的奮斗凝聚艱辛,四年的變化有目共睹,四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市堅強領導、深切關懷的結果,是縣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凝心聚力、艱苦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全縣人民,向上級駐鎮單位、武警和消防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鎮雄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脫貧任務還很艱巨,全縣還有23.05萬貧困人口。二是發展水平還不高,發展速度慢、人均水平低等問題還十分突出。三是產業結構還不優,農業大而不強,工業基礎薄弱,三產支撐不足。四是擔當作為還不夠,少數干部規矩意識、敬畏意識不強,庸政、懶政、怠政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不敢為、不愿為、不能為的問題還帶有一定普遍性。我們必須正視問題,下決心解決問題,不辜負人民的重托。
二、縣十六屆人民政府履職目標
未來五年,是鎮雄加快發展的機遇期、脫貧攻堅的決戰期、決勝小康的攻堅期。根據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縣十六屆人民政府的履職使命是: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深入推進“六大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主要奮斗目標是:到2021年,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力爭突破2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5%以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以上,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5%、11%以上。
各位代表,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卯足干勁,苦干實干,圍繞“六大戰略”,集中精力打好“六大攻堅戰”:
——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民生工程,立足“兩不愁、三保障”,堅持“六個精準”,實施“九個一批”,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2019年脫貧摘帽、2020年鞏固提升,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到2020年,農村安全用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網用電穩定可靠,建制村公路全部硬化,農村危房全面消除,村級公共文化設施全部覆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大幅提升,貧困人口脫貧內生動力明顯增強;推進特困家庭子女教育幫扶,逐步實現農村群眾子女入學全部享受14年免費教育政策,出列村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100%;卡內貧困戶就醫“3+1”救助全面實施;特困人員應救盡救、應養盡養,無勞力和低收入家庭實現社保兜底脫貧。
——打好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主抓手和硬支撐,全力打好以綜合交通為主的“五網”建設大會戰。交通方面,實現成貴高鐵2019年建成通車,敘畢鐵路鎮雄段2022年建成通車,爭取麗攀昭畢遵鐵路過境設站;確保鎮畢高速2017年建成通車,力爭完成宜昭高速鎮雄段、宜畢高速鎮威段、昭瀘高速鎮雄段、鎮赫高速、鎮七高速、環縣城至果珠火車站一級公路等項目建設;提級改造國省干道330公里,完成建制村公路硬化,建設村組公路5151公里;建成鎮雄機場并投入使用。到2021年,建成貫穿南北、連接東西、通達川黔、連通鄉村、高效便捷的“1223366”綜合交通網絡。水利方面,完成胡家山水庫、壩口河水庫建設,開工建設蘇木水庫,啟動安爾水庫和坪上水庫前期工作,修建一批小型水庫,鞏固提升43萬人飲水安全,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和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補齊農田水利短板,縣城供水普及率達98%以上,農田有效灌溉率達到40%。能源方面,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成塘房220KV、亨地110KV變電站,新增35KV變電站6座,實施1296個中低壓項目建設,全面提高城鄉供電保障能力;普及使用天然氣,支持煤層氣、頁巖氣開發,積極發展沼氣和太陽能。通訊方面,加快5G網絡、寬帶鄉村和基礎網絡工程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的信息服務體系。
——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堅持穩一優二興三,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堅持規?;?、生態化、特色化發展,抓好糧煙、畜禽、林產及特色經作,支持龍頭企業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促進農業“接二連三”,力爭把鎮雄打造成全省高原特色農業強縣,實現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長5.5%以上。做大做強新型工業。完成煤炭轉型升級,支持華電鎮雄電廠釋放產能;加大園區產業擇優招引力度,支持園區企業精深加工和全產業鏈發展,著力將園區建設成為產業集聚、服務配套、功能融合的百億省級重點園區。確保二產增加值年均增長19.3%。實現民營經濟占GDP比重達到50%以上。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建成縣城電商物流產業園和以勒物流園區,完善鄉村電商物流體系,力爭2018年建成省級電商示范基地。力爭將鎮雄打造成集紅色生態、觀光度假、科考研發為一體的川滇黔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推進勞務輸出梯度開發,保持年度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萬人以上。實現三產增加值年均增長8%以上。
打好城鄉人居環境提升攻堅戰。堅持產城融合、景城一體、城鄉統籌,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到2021年,實現城鎮建成區達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5%以上。大力提升規劃建設水平。抓好縣城、集鎮、易地搬遷、公路沿線村莊“控規改管”,全面完成南部新區、赤水源大道、龍井路延長線開發,促進新老城區融合發展。有序打造一批經濟強鎮、縣域重鎮、旅游名鎮、易地搬遷精品點和美麗村莊,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深入推進“四城同創”暨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按照干凈、方便、有序、安全、活力的要求,大力實施“四治三改一拆兩增”行動,全面完善城區路網、地下管網和“一水兩污”設施,規劃建設城市公園、停車場和公共廁所,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工程,積極建設“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確保2017年創建為省級衛生城市、2018年創建為省級平安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2020年創建為省級園林城市。建立覆蓋城鄉的“兩違”清理整治機制,持續深化路域環境整治,深入推進村莊“七改三清”行動,確保一年有改觀、兩年上臺階、三年見成效。大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撤縣設市”目標。
——打好社會事業發展攻堅戰。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普及學前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穩步發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到2021年,學前1年入園(班)率達到95%以上,學前三年入園率達65%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6.5%以上,少數民族學生入學率達98%以上,特殊教育入學率達95%以上,職教學生就業率基本達100%,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2年以上。建成鎮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推動云師大附屬鎮雄中學升級為省級重點中學,完成2—3所一級三等完中申報晉級。加強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農村下移,新建1所三級甲等醫院并引進知名醫療機構合作辦醫,招商建成以勒二級綜合醫院并投入運營。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民營醫院監管服務。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目標,全縣每千人醫院床位數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健全計生服務體系,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服務水平,維護合法理性的生育秩序。深入實施人才戰略,大力培育和引進重點領域緊缺人才。推進全民參保登記,實現“五險”全覆蓋。健全防災減災、社會救助、養老服務三大體系。推進文化惠民、科普惠民,建成烏蒙回旋戰紀念館、縣城體育館和“兩閣一塔”。推進廣播電視城鄉聯網,提高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
——打好生態建設攻堅戰。堅持生態建設與城鄉建設齊頭并進、綠色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實施,到2020年,實現80%以上的鄉鎮創建為省級生態鄉鎮,完成省級生態縣創建。實施生態治理,強化天然林保護,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開展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推進城鎮綠化、城市面山綠化、公路綠化和農村“四旁”綠化,實現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林木綠化率達72.6%。加強地災防治,實施裸露山體和礦區生態修復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50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53平方公里。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環境保護和耕地保護制度,落實“河長”負責制,強化基本農田保護。建成27個鄉鎮污水處理項目、22個垃圾填埋項目、44個村莊垃圾焚燒和衛生處置項目,推動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培育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加大重點行業和企業節能減排,落實產業轉移、招商引資項目環保剛性約束制度。
三、2017年的主要工作
2017年是本屆政府的開局之年。面對決戰脫貧、決勝小康的艱巨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省第十次黨代會、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市委四屆二次全會、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和縣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抓住關鍵、破題破局,敢于擔當、善謀善為,不折不扣完成既定目標,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全年發展的主要目標建議為:生產總值增長11%以上,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12%以上,完成上級下達的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和污染減排目標任務。
(一)全力以赴抓扶貧。舉全縣之力、集各方之智推進脫貧攻堅,完成3個鄉鎮22個貧困村出列任務,穩定脫貧46368人。剔除不精準對象。實行卡內貧困戶滾動脫貧和動態管理,確保貧困人口漏評率低于1%,錯評率、錯退率低于2%。打牢脫貧基礎。以脫貧出列村為主戰場,籌資1000萬元鞏固提升11.6萬人飲水安全;全面完成農網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建制村公路硬化,新修村組公路95公里、硬化村組公路1000公里、硬化連戶路159萬㎡;實施3147戶貧困戶危房改造、1280戶維修加固和1305戶老區特困安居工程建設,建成“愛心家園”624戶;建設11個易地搬遷點,搬遷595戶2233人。培育增收產業?;I資5000萬元扶持脫貧出列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優先安排實施涉農產業和退耕還林還草項目,抓好貧困戶技能培訓,推薦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聘請生態護林員1414名,實現生態護林工資性收入1100萬元。補齊社會事業短板。抓好脫貧出列村學校和幼兒園建設,強化貧困生義務教育保障,確保貧困戶適齡兒童100%入學,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35%以上、學前一年達80%以上。推進脫貧出列村村級衛生室達標建設。落實好貧困戶就醫“3+1”救助政策。光纖網絡全部接到村委會、學校和衛生室,新建村級公共文化活動場所33個。抓好特困人員和無勞力人口兜底救助,實現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貧困戶應參加新農保成員參保率達100%。強化工作保障。實行專項督查、考核驗收、約談問責、審計督查和組織處理等制度,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抓好抓實抓具體。保持脫貧人口、出列鄉村扶貧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促進穩定脫貧。加強貧困戶感恩教育,引導群眾自力更生、自我發展。
(二)千方百計擴投資。圍繞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達到153.6億元目標,扎實開展抓項目增投資專項行動。全力抓項目。搶抓政策“窗口期”,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脫貧債券支持,確保年度“六大戰略”項目布局基本完成。抓好土地收儲、用地報批和征地拆遷,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建立縣級領導和部門“一把手”聯系服務項目機制,逐月落實推進任務。開展問責倒逼、定期協調和現場觀摩,推進項目順利實施。大力改善和保障項目施工環境,依法打擊強攬工程、非法阻工、非法牟利、尋釁滋事等行為。全年力爭開工10個以上項目,推進55個項目前期工作,做好PPP項目策劃包裝。全力抓招商。加強與東莞、中山的扶貧協作,深化與鎮雄籍在外知名人士、相關商會、中介機構的合作,實施情感招商、會展招商,力爭在脫貧攻堅、重點產業、園區經濟、社會事業等方面有更多項目落地鎮雄。采取PPP模式推進城鎮地下綜合管廊、停車場、“一水兩污”等項目建設。狠抓招商項目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實現簽約項目10個以上,協議引資100億元以上,到位市外資金100億元以上。
(三)堅定不移打基礎。深入推進“五網”建設“五年大會戰”,下大力氣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掀起交通建設高潮。加快成貴高鐵進度,抓好敘畢鐵路鎮雄段、宜畢高速鎮威段征地拆遷和工程建設。確保鎮畢高速年內建成通車,力爭開工建設鎮雄機場、鎮赫高速、鎮彝高速、鎮七高速和環縣城至果珠火車站一級公路,加快中赤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完成鎮牛公路建設和鎮彝公路提級改造。筑牢水利基礎設施。開工建設壩口河水庫,加快胡家山水庫渠系和環庫公路建設,實現胡家山水庫、紅石橋水庫穩定向縣城供水,加快蘇木水庫前期工作,推進“小農水”及“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做好移民后期扶持。抓好電網改造提升。開工建設500KV榮興變電站、220KV塘房變電站,改擴建35KV變電站3座、新建35KV變電站2座,新增10KV線路105.26公里,改造低壓線路558.5公里,新增變壓器352臺,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任務。完善通訊網絡基礎。推進網絡覆蓋及光寬帶建設,打通鄉村通訊網絡“最后一公里”。
(四)創新思路興產業。調整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推動產業轉型和優化升級。農業抓增效。適度調減糧食播種面積,突出抓好高產創建,確保糧食產量增長1%以上。大力發展加工型馬鈴薯、冷涼蔬菜、中藥材、烤煙等特色作物,種植加工型馬鈴薯7000畝、商品蔬菜2萬畝、中藥材1萬畝、烤煙3.7萬畝,收購煙葉10萬擔。大力發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實現畜牧產值增長8%以上。扎實推進“四大林產業”和果蔬產業提質增效,完成4萬畝核桃、3萬畝竹子、1萬畝板栗、1萬畝木漆提質改造。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重點,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建成縣級示范社20個以上、龍頭企業6個以上。有序發展園區農業、基地農業和循環農業,啟動亨地農業示范園建設。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抓好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推動農產品“觸電上網”,提升鎮雄農產品知名度。工業挖潛力。制定“一企一策”幫扶計劃,抓好工業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實。鼓勵非煤企業升規納統,對企業實行“升規不加稅”優惠政策,并給予每戶升規企業5萬元獎勵,新增規上企業5家以上。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完成5對煤礦復工生產、30對煤礦復工建設,生產原煤400萬噸、洗選煤250萬噸。支持華電鎮雄電廠釋放產能,啟動余熱供暖項目建設,力爭2018年向縣城及周邊集鎮供暖。力爭啟動大火地園區二期標準化廠房、安置小區和1條市政道路建設,推動園區產業擴產增效,實現園區工業總產值28億元、增加值7.8億元。完成水泥生產110萬噸,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7.54億元以上。三產激活力。啟動縣城電商物流園區建設,推動九龍商會綜合商貿城項目盡快落地,完成以勒物流園區規劃并力爭啟動建設,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點200個,完成電商交易額15億元以上。引導商業銀行網點向農村延伸,深化政銀企合作,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抓好五德天坑溶洞群等旅游資源宣傳推介,促進旅游業有序發展。
(五)建管并重抓提升。圍繞“四城同創”和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年度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工作重點,著力補齊短板,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強勢推進“兩違”整治。開展縣城規劃區拆違專項行動,力爭3月底全面拆除鎮畢路、鎮赫路、西環路等主通道違章建筑,同步推開集鎮規劃區、二級公路沿線和河道拆違,實現一抓到底,全年拆除違章建筑20萬㎡以上。全面提升縣城品位。推進南部新區24條市政道路建設,建成公租房連新村小區、御景灣連景觀大道、景觀大道連職業學校等7條市政道路,完成赤水源大道、東西正街等7條道路改造提升。啟動“一閣一塔”城市主題公園建設,提升改造鳳翅山森林公園,規劃建設德政廣場、太陽歷廣場、第二橋頭公園和龍井水體公園,建成城市規劃館,完成縣城苗圃基地建設。建成2個大型地下停車場,規劃次干道路和背街背巷停車泊位。建成4個城郊大型洗車場,實現縣城東西南北入口洗車入城。啟動五谷廟、赤水源大道城市綜合體建設。全面拆除公產房,抓好東西正街、新街、龍井等片區棚戶區改造,完成5000戶棚戶區改造任務。全力實現縣城“創衛”目標。逐步實施老街道雨污分流、排水系統清淤、管線入地和人行道修復。啟動垃圾發電項目前期工作,開展地埋式垃圾收轉站建設試點,建成10個公廁,完成廢品收購站點外遷設置。高頻次推進城區環衛保潔,強力整治城區煤灰堆、垃圾堆、餐館煤爐等污染源和亂擺亂停亂放現象,強化施工和渣土車輛環衛達標通行管理,推動治臟治亂治堵常態化。推進“五大秩序”整治,抓好城鄉人居環境“十進”活動,強化“門前三包”和部門包街創衛責任落實,大力提升市民素質。全面啟動鄉鎮集鎮提升規劃。抓好集鎮地下管網、“兩污”設施、綠化亮化等專項規劃和配套設計,力爭啟動7個以上集鎮改造提升。全面啟動村莊規劃。完成交通干道沿線等重點區域150個村莊規劃,同步啟動村委會駐地規劃,推進鄉村“控規改管”全覆蓋,建成20個以上美麗村莊,完成6個以上“七改三清”示范點建設。全面啟動城鄉“兩污”治理。建成赤水源、雨河等6個鄉鎮垃圾處理設施和49個村級垃圾收運站點。
(六)不遺余力惠民生。繼續加大投入,惠民利民安民,推動民生事業持續發展。民生保障上:認真落實貸免扶補、“兩個10萬元”等創業就業扶持政策,開發公益性崗位600個,新增城鎮就業4000人。深入實施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專項行動,完成技能培訓2萬人次以上、轉移就業50.3萬人,實現務工收入100億元以上。實施新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抓好新農?;I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擴大“五險”參保覆蓋面。強化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健全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關愛特殊困難群眾,保障殘疾人和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建成大火地園區公租房,繼續抓好縣城公租房配租,推進“兩房”并軌運營。繼續實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社會事業上:推進“三?!苯ㄔO,完成353個“全面改薄”、137個校舍維修改造項目建設,改善縣一中辦學條件,建設27所幼兒園,改造195所學校廁所、圍墻和大門。推動云師大附屬鎮雄中學品牌化辦學。確保九年級學業水平測試保持全市前列,高考應屆一本上線遞增5%以上。抓好“控輟保學”,繼續實施劃片招生,逐步解決“大班額”“擇校熱”難題。建立教師隊伍工作激勵機制,實施50歲以上在崗教師免費體檢。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全面建成城南醫院并投入運營,加快縣第二人民醫院建設,啟動縣中醫院、縣中醫院分院和縣疾控中心建設,建成1個衛生院、25個村衛生室。推進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穩妥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嚴控政策外多孩生育,確保符合政策生育率控制在90%以上。抓好縣城體育場館、文化館和文化惠民演出中心前期工作,開放縣城圖書館,建成縣檔案館。完成第三次農業普查。繼續強勢推進殯葬改革,力爭建成縣城經營性公墓和殯儀服務中心并投入使用,在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或劃地集中安葬上取得突破。抓好外事僑務、紅十字、科技、地方志等工作。社會治理上:推進“七五”普法宣傳教育,打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積極化解信訪積案,依法規范信訪秩序,加大纏訪鬧訪、以訪壓法、以訪謀利、封門堵路等行為現場處置和打擊力度,促進社會和諧。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打“盜搶騙”等違法犯罪,增強群眾安全感。打好第四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摘掉“全國外流販毒通報警示縣”帽子。加強網絡監管,提高熱點問題快速反應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全方位加強安全生產,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推進隱患排查治理、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和“打非治違”常態化、長效化,促進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好轉。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做好防震減災、氣象水文、地災防治等工作。加強國防、雙擁、民宗、反邪防邪、人民防空等工作。
(七)持之以恒抓生態。抓住國家啟動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機遇,推進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深化路域環境整治。拿出猛藥去疴決心,保持整治強勁勢頭,突出抓好日常整治、專項整治和重點整治,健全長效機制。不折不扣落實公路沿線洗煤場、轉運場、砂石料場等污染源整治標準,嚴厲打擊亂修亂建、亂堆亂放、亂拋亂撒和侵占路產路權等行為,全面消除臟亂差現象,著力打造新路域,建設新環境。抓好“森林鎮雄”建設。推進縣城綠化、縣城面山綠化和鄉鎮集鎮綠化,加快園林城創建步伐。大力提高公路綠化成活率,實施2581公里公路綠化補植補種,新增農村“四旁”綠化120萬株。加強生態建設,完成退耕還林造林14萬畝、退耕還草3萬畝。改造中低產田地2.9萬畝,實施土地整治項目5個。實施小流域治理。啟動母享灣溝河治理,完成五德大營河、林口娃飛河治理工程。抓好山洪溝治理和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強化環境保護。深入整改環保綜合督查存在的問題,強化飲用水源、流域水系、醫療機構、垃圾填埋等方面的執法監管,全面清理整治河道污染源。抓好機動車環保尾氣檢測和城區環境質量監測,整治工業企業污染,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抓好采石場粉塵防治。推廣清潔能源。加快縣城天然氣管網及配套設施建設,實施縣城客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發展農村太陽能1654套、節柴灶2609個。
四、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脫貧攻堅的重任、加快發展的使命,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服務政府和廉潔政府,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不斷提升政府形象。
(一)建設法治政府。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健全行政復議和糾錯問責機制,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決落實縣委決策部署,主動接受縣人大、縣政協監督,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抓好政府信息和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建設效能政府。加強目標績效管理,實行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建立工作落實反饋和通報機制,強化過程跟蹤、督查督辦、“兩比兩看”和績效考評,加大治庸治懶治散力度,盯人盯事盯結果、快辦即辦限時辦,決不允許因“為官不易”就“為官不為”,確保既定的目標、制定的政策、部署的任務馬上辦、立即干、干則成。
(三)建設服務政府。扎實開展“優化發展環境年”行動,打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和發展環境。建立重大投資項目引進、立項審批、落地建設全程跟蹤代辦服務制度,推行項目選擇規劃、用地、環評、水保、林地使用合并審查,大力整治設置關口、推諉扯皮、吃拿卡要等反面典型。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縣鄉政府行政事務“一張網”。建立縣領導掛鉤聯系民營企業制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發揮好企業投訴中心作用。繼續清理整頓部門涉企收費,凡不合法、不合理收費一律取消。清理對企業名目繁多的檢查評比,加大涉企服務專項紀律檢查、明察暗訪和督查督辦力度,嚴厲懲處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以罰代管等行為。
(四)建設廉潔政府。增強“四個意識”,對黨絕對忠誠。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嚴格貫徹執行黨政紀條規,鞏固提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持續整治“四風”問題。加強公共資源和資金監管,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在依法用權、規范用權、秉公用權中保持廉潔,在守紀律、講規矩、重名節中做到自律,維護好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鎮雄脫貧攻堅責任重大、加快發展勢在必行、同步小康時不我待!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激情,以敢拼敢干敢擔當、不負良心不負黨的作風,使出“洪荒之力”,負重進取、排難前行,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這場歷史大考中,向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