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十二五”取得的輝煌成果,得到了中央領導、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各有關方面、單位以及廣大干部群眾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贊譽,將作為濃墨重彩的一頁永遠載入丹寨的歷史?!笆濉比〉玫墓ぷ鞒煽?,是在經濟形勢下行壓力空前、政府債務偏大、土地指標用完的極端困難情況之下取得的,過程十分艱辛,著實來之不易?;赝@不平凡的五年,我們深刻體會到,必須堅持加快發展,作為一個山區小縣、窮縣,要團結一心,不內耗、不折騰、不空談,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爭取,一件實事一件實事的落實,積小勝為大勝,以量變促質變,凝聚推進丹寨不斷前進的正能量。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準確吃透政策、把握縣情,把上級的戰略部署與丹寨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既不好高騖遠、又不封閉保守,既不貪大求洋、又不妄自菲薄,不搞政績工程,不求短期效益,追求實實在在的發展。必須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通過自身的扎實工作和不懈努力贏得尊嚴、贏得支持、贏得發展,激發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調動各族人民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實現物質文明與人的素質同步提升。必須堅持創新發展,用積極穩妥、科學負責的態度化解老問題,用創新思維、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新問題,向改革要效率,向開放要發展,激發活力、增強動力,統籌處理好吃飯與建設、負債與發展、政府與市場等重大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各位代表!“十二五”時期取得的成績,得益于縣委的正確領導,得益于縣人大、縣政協的支持幫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省州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懷,凝聚著全縣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在各個領域和崗位上辛勤勞動的各族干部群眾表示最誠摯的慰問!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級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各位企業家、金融界人士,向駐丹部隊、公安政法干警和所有關心、支持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經過五年的奮斗,丹寨已經站在了決戰貧困、全面小康的新起點上。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丹寨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發展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群眾文化水平低、致富手段少,脫貧攻堅壓力巨大;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建立,但大企業好企業偏少,產業鏈不長、競爭力不強;城鄉基礎設施仍然薄弱,城鎮人口少、配套服務和承載能力偏弱,農村居住分散、土地破碎,發展產業、改善公共服務難度大;政府負債總額仍然偏大,穩定稅源不足,收支矛盾突出;政府部門執行力仍然不強,少數公務員不敢擔當、推諉扯皮、效率低下,業務水平、服務群眾和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我縣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關健時期,是全面脫貧、同步小康的決戰時期,中央作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決策,省州明確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健康三大戰略,為我們加快脫貧、加快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丹寨繼續作為省長工作聯系縣,得到國家審計署、大連萬達集團、省政府辦公廳、省審計廳、貴州銀行的幫扶,為我們繼續爭取政策、項目、資金等支持提供了重要機遇;丹寨逐步改善的交通區位、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等優勢和“十二五”時期取得產業培育、園區建設、城鎮建設等成果,為“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按照國家、省、州“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和縣委全會精神,縣政府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交本次會議審議。未來五年,圍繞“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實施大扶貧戰略。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第一民生工程,用脫貧攻堅統攬全局,到2018年減少貧困人口2.13萬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6個鄉鎮全部脫貧摘帽、70個貧困村出列,全縣實現整體脫貧;到2020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600元,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二是大力實施大健康戰略。建設貴州苗疆大健康產業示范園區,以大健康產業引領全縣食品加工、現代農業、中藥材產業和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產業發展。支持茅臺生態農業公司、香港培力集團昌昊(金煌)公司加快發展,力爭建設成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三是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金鐘經濟開發區為主戰場,繼續完善裝備制造、特色食品、電子信息產業鏈,建成全省一流、全國知名、行業領先的產業園區,力爭建成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四是強力實施城鎮帶縣戰略。按照“一核兩翼三區”布局,加快構建新型城鎮體系,提升承載力,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打造特色美麗城鄉,實現與凱里、都勻同城化。五是積極促進文化旅游創新發展。打好文化、山地、生態三張牌,有效整合項目,大力招商引資,規劃建設點線面結合的風景區和鄉村旅游精品線,建成民族特色山地旅游示范縣。六是深入推進基礎設施改善。爭取上級支持建設丹寨縣城到都勻大坪高鐵站城市快速通道、爭取凱里至都勻軌道交通過境丹寨。七是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永葆丹寨青山綠水,全面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力爭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八是著力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堅持“小縣辦大教育、窮縣辦好教育”,普及更高水平的十五年教育;建成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并投入使用。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實現“大病不出縣”。九是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維護安全、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2016年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也是脫貧攻堅進入沖刺期的第一年。今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完成27.6億元,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4%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和13%;減少農村貧困人口7879人,1個貧困鄉鎮脫貧摘帽,25個貧困村退出。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創新開展精準扶貧。按照“九不評、三不列、六優先”的辦法,今年一季度完成精準識別回頭看,夯實數據基礎,全面做好建檔立卡工作,實現檔案數字化。抓好“1+10+10+ 2 ” 精準措施細化落實,全面兌現教育、醫療衛生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推進扶貧資金分配制度改革,按照省委六次全會精神,建立扶貧基金制度,對貧困戶進行全覆蓋的資產收益扶持,確保精準扶貧、共享成果、不漏一人。依托龍頭企業和大戶,帶動更多群眾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參與中藥材、藍莓、茶葉、硒米種植等產業。整合相關項目和資金,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全面開展“村社聯建”,加強合作社自身建設,發揚洋浪村“我要脫貧”精神,推廣六盤水“三變”模式、排調“安信模式”、揚武“3331”模式、城江“四帶”模式,確保產業發展與農戶增收同步。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繼續推廣“高峰模式”,加大政策宣傳和組織發動力度,今年實施整寨搬遷1148人,其中,貧困人口700人。加快以農村電子商務為重點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支持電子商務創業園和云上丹寨電子商務公司發展,大力推動電商扶貧,深入實施京東商城電商扶貧戰略試點,抓好20戶農村電商大戶和100戶貧困戶通過電子商務擴大銷售,增加收入;實現所有鄉鎮電商服務站全覆蓋,建成5個村級電商示范點,全年確保電商交易額突破1億元。
全力加快產業發展。強力推進開發區產業發展,加強企業服務和要素保障,促進茅臺集團項目一期、云系互娛網絡、欣紫鴻藥用輔料、新科醫療、雙龍高科、圣女苗藥、金航機械二期、漢諾威數控二期、明成變壓器一期、鋼化玻璃二期、宏天電子等項目建成投產,力爭茅臺項目二期、興富祥二期開工建設。積極穩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盡最大努力緩解企業融資難、用工難、銷售難等問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大力推進苗疆大健康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加快茅臺集團藍莓種植基地、貴山靈草中藥材扶貧產業園區、鐵皮石斛附生茶樹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完成貴山靈草園區、馬鞍山藍莓基地配套蓄水池、溝渠管網、觀景長廊、休息亭等附屬設施建設,完成700畝中藥材科普園項目建設,打造觀光生態園。力爭完成藍莓、茶葉等種植、改造3萬畝以上,鐵皮石斛、鉤藤等中藥材種植1萬畝以上,確保昌昊(金煌)公司一期項目建成投用。推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培育一批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穩定糧食總產量在4.5萬噸以上,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8.6億元以上,畜牧業增加值占第一產業增加值30%以上。加快文化旅游業發展,全力支持韭菜溝影視基地建設,依托電視劇《繡娘》創作落戶的優勢,規劃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積極招商引資,加快龍泉山景區、石橋景區和精品村寨旅游資源開發,啟動石橋非遺傳承展示中心項目建設,完成排俄八寨銀匠村一期項目建設;積極爭取汞礦遺址保護項目。年內力爭接待游客7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增長28%以上。
大力完善發展條件。城鄉建設方面,加快縣城提質升級,完成縣城風貌規劃和城市設計。繼續完善開發區基礎設施,啟動金鐘經濟開發區萬達路、鳳蓉路等園區路網建設,實現企業服務中心、新二中、開發區醫院等配套設施建成投用;啟動一批市政道路配套設施建設,啟動東湖濕地公園建設,開工建設萬達旅游小鎮、格林恩貝教育基地、兒童游樂場,新建一批城市公園、公廁和體育健身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貫徹落實中央“去庫存”的政策方針,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完成揚武、南皋、雅灰加油站建設。結合易地搬遷,大力開展“五鎮八村”建設,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提升城鄉面貌,年內城鎮化率提高37.6%左右。交通方面,確保一季度凱羊高速興仁匝道口投入使用,力爭盡快開工建設凱羊高速公路延長線羊甲至三都普安高鐵站段;推進國省干線改造,完成321國道羊甲至臺辰、311省道興仁至臺辰、興仁至舟溪旅游公路改造和也工經排調至碼頭公路建設;啟動建設南皋至清江公路提級改造工程;啟動243國道也工至雷山大塘公路改造項目和縣城至洋浪至干改旅游公路建設。大力推進農村公路三年會戰,規劃縣鄉公路提級改建 27公里 、行政村間連接線及通組(寨)道路改造 300公里 ,新建農村通組(寨)公路 80公里 、拓寬改造 30公里 。水利方面,完成大興水庫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啟動建設;加快吊洞水庫等續建項目建設,年底基本建成;龍泉、孔慶、水碾灣、坡頭上4座水源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加快山區現代水利、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和孔慶防洪堤等項目建設,年內實現全縣有效灌溉面積達8.5萬畝,人均旱澇保收面積達0.43畝。電力通訊方面,完成35千伏雅灰輸變,深入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實現行政村寬帶覆蓋率達95%。繼續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工作,確保森林覆蓋率穩中有升。實施好汞礦廢棄物治理項目,節能減排降碳指標控制在省下達計劃范圍內。
合力確保民生改善。加快教育“全面改薄”項目建設,確保新二中秋季新學期投入使用,實現城關一小和縣示范幼兒園搬遷,初步解決大班額問題。全面完成農村寄宿制學校浴室建設、學生食堂擴容改造。啟動實施新一輪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完成新二中、揚武小學學生宿舍樓和縣第二幼兒園、燒茶小學等9所中小學教師周轉宿舍樓及長青二小、羊甲小學、馬寨小學綜合樓項目建設。爭取長青幼兒園和興仁二小立項實施。支持丹寨民族高中創省級示范性高中,啟動綜合實驗樓建設。完成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大部分工程主體建設。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建設,確保開發區醫院投入使用,完成排調鎮中心衛生院和16個村級衛生室建設。全面統籌新農合、大病保險、計生扶助政策,建立完善“三重醫療保障”體系,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落實好全面二孩政策,確保全縣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人口性別比、符合政策生育率等指標符合國家控制標準。著力強化社會保障,完成800戶農村危房改造、700套保障性住房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并交付使用。加強城鄉低保、社會救助和敬老院、福利院管理,確保發揮作用。努力擴大創業就業,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年內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000人,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著力強化公共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切實抓好信訪維穩工作,全面排查和化解矛盾糾紛;完善推進“雙陽行動”;加強治安管理人防技防、食品藥品市場監管、應急應對能力建設,嚴防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群體性事件、重大敏感事件、重大突發事件、重大食藥安全事件、重大網絡輿情事件發生,確保全縣人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穩步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開展財政專項資金整合統籌使用改革試點。深入開展培訓制度改革,整合各種培訓項目和資金,針對開發區、農業園區用工及特色產業發展所需人才加大定向就業培訓。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產權流轉。整合土地、礦產、林業、旅游等資源進入政府擔保公司、平臺公司,做大投融資平臺,增強投融資能力。按照PPP模式,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領域。加快金融業發展,確保貴州銀行丹寨支行開業,力爭國家支持設立農發行丹寨支行,全縣存、貸款增速分別達12%、30%以上。培育2家企業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上市、3—5家企業在全國性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上市。繼續圍繞大健康、高端裝備制造和文化旅游業,加強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力爭引進項目20個,簽約資金40億元,到位資金20億元。
著力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按照為民、務實、清廉、高效的目標要求,積極推進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潔政府建設。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嚴格執行重大事項集體決策、風險評估、公開公示等制度,主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公眾媒體的外部監督和監察審計的內部監督,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履職。堅持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程序和時限,堅決砍掉無謂的“證明”和繁瑣的手續,不讓老百姓跑冤枉路。強化公務員效率、責任、服務意識,好事真辦、實事快辦、馬上就辦。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評價,切實提高行政效能,杜絕不敢擔當、推諉扯皮。嚴格遵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央八項規定,按照“三嚴三實”要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一崗雙責”主體責任,深入推進“鑄廉行動”,加強扶貧脫貧專項巡視和民生資金監督巡查。建立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嚴格制度執行,規范權力運行。
各位代表,“十二五”的輝煌已成為過去。展望未來,“十三五”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真抓實干、奮勇攻堅、開拓創新,為開啟“十三五”美麗新征程,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偉大勝利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