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校長在中國美麗鄉村(天府)論壇上發表報告
意義:美麗鄉村建設具有全局性
①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美麗鄉村絕不僅僅是農民自己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的事情。去年3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了綠色化的要求,要把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協同推進,再次突出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建設美麗中國。
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五個發展,這五個發展都和美麗鄉村建設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和共享發展。
② 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既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農業和農村的綠色發展,就沒有整個中國的綠色發展;沒有美麗鄉村建設,也不會實現美麗中國。
農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具有全局性意義。建設美麗鄉村不僅僅是農村居民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的需要。農村所有問題,包括生態問題、環境問題、文化問題,影響的絕不僅僅是農村人口的生產生活問題,實際上從各個方面影響到城市產業發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比如,水土流失問題,土壤污染問題,沙塵暴問題,水的污染問題等等,都直接通過大氣或者食品等等影響到城市居民。
更進一步講,農村作為空間的界限也是日益模糊。在發達國家很難找到城市和農村的清晰界限。城市居民周末都到農村去度假。更主要的是,很多城市居民居住在農村,在城市上班。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我國城鄉聯系也將日益密切。建設美麗鄉村不僅僅是滿足農村居民的需要,也是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是整個社會的需要。
③ 扶貧的重要手段
省委常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說過,美麗鄉村與農村發展密不可分,尤其是與扶貧關系(全國貧困縣農業發展研討班2月正式開課)。
④ 推進農業現代化
美麗鄉村建設與推進農業現代化有密切關系。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司長說過,農業發展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產業基礎,很多農業生產的本身就構成了鄉間的景觀或者生態,是自然美麗的重要補充部分,比如西南地區的梯田,還有油菜花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休閑觀光資源。如果農業建設沒有做好就回導致不和諧問題出現。反之,如果把美麗鄉村建設好,農村的這些資源也會得到很好的利用。
目標:人們愿意來,來了不愿走,走了還想來
什么樣的鄉村才算是美麗鄉村?可能從不同角度,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表述。例如,李常委用八個字概括了他心中的美麗鄉村:業興、家富、人和、村美;謝校長講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望得見的山應該是綠色的山,看得見的水也應該是清澈的水,記得住的鄉愁,就是在農村,要找得到當年的美好回憶,不管這些回憶是自己經歷的,還是在小說、文獻上看到的。
美麗鄉村,就是大家都愿意來,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回來的地方,是一個大家愿意看,愿意住的地方。更進一步,也可以用三個詞:美麗、發達、特色。
① 美麗
只要是農村,歷來就有美麗的自然景色,比如說貴州的萬峰林,云南的梯田,東北平原萬畝稻田,海南島椰林,等等。我們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各種各樣的美麗景色,這些美麗景色可以是大自然的賦予,也可能是經過人工修葺的大自然。共同的特色是要有藍天、綠水、青山,這是和城市鋼筋水泥玻璃不同的景觀,這也是鄉村之所以成為鄉村的原因。
② 發達
生活設施要發達,農村地區也要配置最基本的現代生活設施,包括水、電力、通訊網絡等等。
③ 特色
這里的特色既指自然風光特點,也包括文化特色或者是產業特色,以及自然、文化、產業相融合的綜合性特色。
任務:保護、治理環境和提升文化底蘊
鄉村因選址的不同,而存在著不同的安全隱患,例如山體滑坡、泥石流、水災等。這些災害與人們的過度開發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需注意農村地區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兼顧,防止上流河段開發、污染水源,影響下流河段等現象,環境問題要跨區域、一體化,整體性綜合考慮。
① 保護
保護就是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根本性和長久性。永久性的破化將會造成無法恢復和修復,尤其是在自然條件脆弱的地方。開山取石、砍伐森林、過度開墾,都是破壞;還有對村落、古樹、古建筑的毀損,也是如此。
② 治理
治理是非常普遍性的問題。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新農村要求,其中一條是村容整潔。事件在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實際上真正做到不容易?,F在很多鄉村不夠美麗,最主要就是環境污染突出。最大的污染首先是水污染,包括河流、池塘、湖泊等等。
如何衡量發達國家或者發展中國家?真正的發達國家有一個共性特點,水是干凈的。在發達國家,無論是城里還是農村,看到的水基本上可以用來洗手和洗臉。這是一個很綜合性的指標,因為水的治理是非常復雜的事情,能夠把水治好的話,這個地區整個環境就會有一個很大提升。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外表發達,實際上水是有大問題的。國內其他方面如建筑等與發達國家差不多,但水質卻差別很大。水污染的問題有很多原因,有礦山開發和生活污染等等。對于農村來說,生活污染非常普遍,治理起來也并不容易。另外不發達地區的畜禽糞便問題。如果一個農戶仍然有散養的豬、牛、羊、雞呀,小環境就很難治理。20年前韓國農村基本上沒有散養,但是國內卻廣泛大量散養?,F如今我國農村在消滅散養這過程進展得非常迅速。
當務之急——水的污染治理。東部地區水的污染突出,西部地區的水污染也不遜色。在西藏的林芝地區,可了解到雅魯藏布江附近岸上有很多塑料袋、塑料瓶。
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理?,F在,很多地方隨著農村生活現代化,各種塑料包裝垃圾很多,地頭、田間幾乎到處看到垃圾污染。尤其是東部平原地區,冬天的時候更是塑料袋到處飛揚。
美麗鄉村建設最主要的基礎就是把水和垃圾這處理好。水和垃圾整治比較難辦。四川的自然景色非常好,省委常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講到2020年80%的農村建成美麗鄉村,如果四川的農村能夠把水和垃圾這兩個問題解決好了,水是干凈的,垃圾看不到,那就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就能夠在四川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身心愉悅的,實現養生養眼養心。
③ 提升
各地要具有一定的特色特點??梢允亲匀伙L光特色,文化傳統特色,或者產業經濟特色,以及兼具自然文化產業綜合性的特色。
這需要要進行風俗傳統挖掘,也包含生產結構調整,鄉村旅游業和休閑觀光業開發等等,把當地的資源充分利用好。
措施:規劃、開發或者叫建設、管理、維護和教育
① 規劃
規劃永遠是第一位的。規劃需要政府來主導,單一 一個村很難做。江浙地帶都很發達,但是有規劃和沒有規劃完全不一樣。有兩個村,一個村有規劃,樓建得整整齊齊的,什么垃圾處理、綠化都非常好,包括道路和網絡都很好。另外一個村沒有規劃,農民的每一棟樓都很好,都一棟一棟的四層樓五層樓,但是東一個,西一個,散布在田間,彼此之間沒有大路相連,無法通車,樓中的上下水和煤氣管道、垃圾處理等等都很困難。開始時沒有規劃,等到感受到問題時已經晚了,已經散建之后,要集中起來代價非常大,就成了進退兩難的事情。規劃這件事情,很多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必須借助外力,要有專業人員,有創新思維,要考慮當地生態、文化傳統、民族習慣,保留地方特色,但是要帶有現代理念,把現代元素和傳統因素結合起來。幾乎所有新農村建設文件和專家意見,都把規劃放在第一條,但是關鍵在落實,這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地方舍不得花規劃設計的錢。(思路決定出路,科學發展規劃先行。如果您有相關農業規劃項目需要專業團隊為您出謀劃策,為您點石成金,您可以聯系中農富通,中農富通會堅持以專業的規劃視角、精致的設計理念、誠摯的農業態度為您“量身打造”您所想要的“農業規劃”大餐。)
② 開發
開發建設應該是多主體,多渠道投入,不能完全指望地方政府,再富的地方也不能做到這一點。有的是通過企業方式,還有合作社方式,根據各個地方不同有各個渠道,但是一定要有組織,或者是地方企業,或者企業,或者村集體,或者合作社組織。單憑農民本身,也是難以做到的。
③ 管理
這包括制度、管理、服務、懲治等。例如,在垃圾處理方面,很多地方已經有了先進的經驗了,現在垃圾方面都有處理,叫做戶分類、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理。農民不懂得什么叫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但是有通俗直白的理解:就是腐爛的和不爛的,分開來放。
④ 維護
維護是長期性的,這涉及到農民自己,也包括游客等外來人員。
⑤教育
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人,離不開村民。農民再逐漸融入到現代文明當中去,通過電視、網絡等可以接觸到現代文明,改變傳統陋習,如封建迷信,不講衛生,貪小便宜,以及虛榮、盲目攀比等等。很多地方農民建了高樓,實際上不需要。例如:農民院墻大概4、5米高,無任何實際功能。房子和院墻蓋得很高,就是攀比,這是傳統陋習,改掉將會是很長遠的事情,這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事情,但這是必做。開發建設農村,可促進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等新興業態,農民素質高低也將會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