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余垃圾別亂倒,綠桶才是它的家”
“綠廚廚、黃其其、紅毒毒、藍寶寶,
記住順口溜,垃圾分類不再難”
望著這些隨處可見的、印制在精致小鏡框上的垃圾分類口訣,是不是有種走進了某個宣教基地的既視感?
今年以來,為了進一步助推轄區生活垃圾“三化四分”,讓低碳環保的意識深入人心,拱墅區城管局聯合養護單位,在全區180余座公廁開展了全覆蓋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讓每座公廁都成為一個迷你的宣教基地。
每座公廁內部除了一一配置了“可回收物”(藍色)“其他垃圾”(黃色)兩種類型的垃圾桶,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牌外,不少公廁內還安裝了精致美觀的宣傳鏡框。
同時,轄區試點幾座人流量較大的公廁放置張貼宣傳資料的雨傘架,既提供了便民服務,又從點滴處,引導市民養成隨手分類的好習慣。
如今,前來如廁的市民朋友們,常常會有意識的閱讀張貼在墻面上、廁板上的宣傳標語,學習宣傳牌上的分類知識,也自覺地將垃圾按照要求投放在正確的分類桶中。
接下來,拱墅區城管局還會聯合養護單位,對公廁保潔員進行進一步的垃圾分類工作培訓,讓他們在公廁保潔作業的同時,也成為垃圾分類的宣傳員和督導員。
潔凈的城市面貌代表市民文明素質的提升,而垃圾分類的理念,也在悄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